《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》主题展览上的武汉—— 抗战的中心城市之一

时间:2025-07-10 17:41 来源:长江日报
  • 微信
  • QQ空间
  • 微博
  • QQ好友

7月8日,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的《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》主题展览面向社会公众开放。展览分为八个部分,展出1525张照片、3237件文物(其中一级文物115件),全面回顾抗战烽火、峥嵘岁月。

在武汉空战中驾机撞向日机的陈怀民烈士生前用过的望远镜,与中山舰壮烈殉国的舰长萨师俊的印章和用过的瓷碗同框展出;1938年7月,武汉保卫战期间,中国共产党发起献金救国运动,获得民众热烈响应的照片;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的收款支票;抗战期间在武汉创办、出版的《抗战行动》《抗战戏剧》等书籍和刊物……长江日报记者注意到,现场展出的多件内容都与武汉有关。

5098张抗战老照片组成一面墙

9e36aced3dc71bb888fd845d8af04e8f

由5098张抗战老照片组成的照片墙。驻京记者柯丽芬 摄

本次展览以“铭记历史、缅怀先烈、珍爱和平、开创未来”为主题,被称为文物数量最多、规模宏大的抗战史诗级主题展。

不少珍贵文物为首次展出,如在七七事变中牺牲的中共地下党员沈忠明的《革命烈士证明书》、赵一曼烈士从被捕到英勇就义的详细档案等。

雪景、白桦、弹坑……再现了东北抗联的艰苦斗争,台儿庄战役、地道战、百团大战等经典战役被进行了场景化复原和情景化展示;油画《武汉空战》、浮雕《一二·九运动》、雕塑《我要去延安》、大型组雕《根据地军民》等极具感染力的艺术作品,将观众的思绪一下子带入战火纷飞的那段峥嵘岁月。

展厅中,一个由5098张抗战老照片组成的照片墙阵令人震撼不已。这是四亿五千万中国人民从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9月2日共计5098天、14年浴血抗战历程的见证。

“保卫武汉,保卫全国”

a3800d816fd950bad6ac8491333385cd

家住卢沟桥畔的赵先生在武汉保卫战的史料文献墙前沉吟良久。驻京记者柯丽芬 摄

“保卫武汉,保卫全国,用一切方法削弱敌人,加强自己,克服一切困难与动摇,以持久战最后战胜敌人,这是中共提出的当前的紧急任务。”这是1938年6月24日《中共中央关于中共十七周年纪念宣传纲要》中的话,被醒目地印在照片墙上。

主题展览中这样介绍:1938年6月,中国军队为保卫武汉同日军展开大规模作战。武汉保卫战历时四个半月,毙伤日军近4万人。

展览通过中国炮兵阻击日军进犯、中国军队防御长江南岸、破坏平汉铁路桥延滞日军进攻等历史照片,1938年《全民抗战》三日刊“保卫大武汉特刊”等文物,还原当年武汉保卫战气壮山河、团结御敌的壮烈场景。

现场还展出,1938年9月,朱德、彭德怀关于积极破路袭敌策应保卫武汉作战给各兵团首长的指示;叶剑英向国民政府军事部门呈报的关于八路军、新四军配合武汉保卫战歼敌的电文;1938年8月7日《新华日报》刊载的社论《共产党员在保卫武汉中的责任》……

dca70202a2b961ac5ee121b64421cc7d

中共在武汉坚定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。驻京记者柯丽芬 摄

武汉军民举行保卫武汉大游行的历史照片也格外引人注目。1938年7月,武汉保卫战期间,武汉三镇发起“献金运动”,获得民众热烈响应。

展览现场用多媒体形式介绍对日空战中牺牲的部分飞行员,其中包括陈怀民烈士。1938年4月,在武汉空战中,飞行员陈怀民在击落一架敌机后受到多架日机围攻,战机油箱着火。他本可以跳伞求生,但他驾机撞向日机,与日本王牌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。

在武汉保卫战中,中国海军中山舰被日机击沉,舰长萨师俊及部分官兵壮烈殉国,萨师俊也是抗战时期阵亡级别最高的海军军官。

主题展览还专门开辟了一个展区,介绍了苏联空军援华志愿队的英勇事迹。苏联空军志愿队1937年11月来华援助中国抗日战争,在1938年武汉保卫战等作战中多次重创日军。

武汉,抗战中心城市之一

b1aacba9426ca8815d44e02a150790dd

“三厅”设在武昌昙华林,郭沫若、田汉、冼星海等名流云集,武汉一度成为全国文化抗战中心。驻京记者柯丽芬 摄

主题展览第一部分的第四单元《坚持抗战、团结、进步 坚定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》中,介绍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,武汉曾经是中共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心城市之一。

主题展览介绍:1937年12月,中共中央长江局在武汉成立。在长江局、东南分局等领导下,南方各省逐步恢复和发展了中共党组织。现场展出了湖北省委人员在汉口参加“五一”国际劳动节群众游行的历史照片。

此次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中的文献资料显示,武汉曾经是抗战文艺的中心城市之一。

0de7398b1c7de2a78fcf89a3f1768add

两位北京丰台区的小学生在细看武汉保卫战的悲壮场景。驻京记者柯丽芬 摄

位于武昌区昙华林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,作为抗战初期国民政府主管宣传工作的机构,周恩来直接领导,郭沫若担任厅长,吸纳了田汉、冼星海等进步人士,通过戏剧演出、歌曲创作等形式开展抗日宣传活动。主题展览中展出了“第三厅”80多年前的工作日记、会议记录、募捐义演的节目单和入场券等。

1938年3月27日,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在汉口成立,老舍任总务主任并主持日常工作;1938年茅盾主编的《文艺阵地》,办刊地也曾设在武汉;抗战期间在武汉创办、出版的《抗战行动》《抗战戏剧》等书籍和刊物影响深远。

(长江日报驻京记者柯丽芬)

编辑:李肖

标题:
网址:
错误内容:
姓名:
电话:
 
新闻热线:
投稿邮箱:
网络新闻部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