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中常有千年松,世间难逢百岁人。百岁老人的身上,有着大家都渴望拥有的“宝藏”,包括长寿之道。连日来,记者采访了我市3位年过百岁的老人,探寻寿星们过夏天的经验和秘诀。
邱海昌吃面条时搭配鱼丸、蔬菜和鸡蛋。
关键词:防暑
“不出汗不代表不热”,风扇、空调该开就开
今年102岁的余敬标老人家住市西苑医院家属区。近段时间,每天清晨6时,当第一缕阳光洒进小区时,老人就已经拄着拐杖在院子里散步了。“早上凉快,走一走浑身舒坦。”余老边走边欣赏小区的花草树木,10分钟后,他坐在树荫下的石凳上小憩。到了正午时分,老人会准时打开空调,将温度设定在26℃。“这个温度最舒服,不会太冷。”余老说道。
同样102岁的邱海昌老人家住茅箭区五堰街道京东路社区中庚香山府小区。每天7时,邱老的儿子都会准时推着轮椅带父亲在小区里散步半小时。“呼吸新鲜空气,看看街坊邻居,心情就好。”邱老说。老人家客厅空调从早开到晚,但老人卧室里却从不使用空调。“直接吹冷风容易着凉。”邱老的儿子解释。
家住张湾区车城路街道张湾社区铁沟新村小区的刘洪秋老人今年102岁。刘老有些怕冷,大多数时候对空调“敬而远之”。“吹电扇就够了,睡觉还要盖薄被子呢!”刘老的子女说。不过,近段时间天太热了,刘老家里的空调每天都开着。
据了解,随着年龄增长,老年人体温调节能力、心肺功能和汗腺功能逐渐退化,对高温的耐受力显著下降,即便待在室内也可能面临中暑危险。
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,每年夏季约21%的中暑患者发生在室内,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高达57%。
一些老年人习惯了节俭,即使家里温度超过35℃,也舍不得开空调,依靠风扇降温。还有的老人紧闭门窗防热浪,导致室内成“蒸笼”。个别老人甚至认为,不出汗就是不热。
相关医学专家介绍,科学使用空调能有效防暑,空调温度宜设定在26℃-28℃,使室内外温差≤5℃。对于受颈肩腰腿痛困扰的老人,可在空调房内穿戴护膝、披外套,避免关节直接正对空调风口。同时,定期开窗通风,避免空调房内空气不流通。
关键词:补水
多喝水,巧喝水
夏季老年人补水是大事。在采访中,3位寿星的家人都提到了科学补水的重要性。
“老人家喜欢泡上一壶绿茶,一边喝茶一边看电视。”余敬标的子女告诉记者。“每天雷打不动,喝2000毫升温开水。”邱海昌的子女说。刘洪秋的儿子则会每天熬制绿豆汤给老人补水、解暑。
相关医学专家介绍,老年人体内水分调节能力减弱,有时候他们甚至感觉不到口渴,易出现缺水。由于老年人的身体代谢速度减缓,渴觉相较年轻时变得更不明显,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充足的水分。
很多老年人会有“渴了再喝水,不渴不用喝水”的观念,但实际上,老年人由于体内水分储备减少,易出现脱水的情况,因此更需要主动饮水,可以根据天气、身体状况设置定时饮水提醒。另外,老年人在外出散步或进行其他活动时,建议携带水杯随时补充水分。
同时,对于老年人而言,饮水并非越多越好,而是需根据健康状况来调整。部分疾病,如慢性便秘、尿路感染,医生常建议增加饮水量,以促进肠道健康、减少感染风险。然而,对于肾功能不全、心力衰竭等患者,过量饮水则可能加重病情,因此需严格控制饮水量。
老年人饭后立即大量饮水可能干扰消化过程,影响食物消化,导致消化不良、胃胀气等不适症状。建议老年人饭后30分钟左右再少量饮水,避免对消化系统造成不良影响。
老年人新陈代谢减慢,肾脏排水能力下降,过多饮水易导致频繁起夜,影响睡眠质量。同时,夜间血液循环减慢,过量饮水可能加重心脏负荷。建议老年人睡前两小时尽量少饮水,以避免潜在风险。
老年人最好的饮水方式为“少量多次”,每次饮水50-100毫升。最好选择白开水,避免含糖饮料。在夏季可以适当增加饮水量。通过科学合理的饮水方式,老年人可以既保证身体所需的水分,又避免因不当饮水带来的健康风险。
关键词:饮食
温热、清淡易消化为主
饮食也是老年人夏季养生的重要环节之一。适当的饮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炎热,防止疾病的发生。那么,在高温天气中老年人应该如何调整饮食?
饮食应以清淡为主,尤其是绿叶类蔬菜和当季新鲜水果,辅以鱼虾海鲜、鸡鸭肉、蛋奶等。避免过于油腻或辛辣的食物加重胃肠的负担。可以适量增加粥类、煮蔬菜或是蒸鱼等易于消化的食物,这些食物不仅能提供足够的营养,还可以保证不会对肠胃造成过大的压力。
“香蕉、苹果每天都要吃,帮助消化。”余敬标的家人介绍。
“早晚各一盒鲜羊奶。主食偏爱面条,鱼丸、蔬菜、鸡蛋必不可少。最爱的肥肉严格控制在两块以内。”邱海昌的家人介绍老人的饮食习惯。
刘洪秋老人的日常饮食也是以温热、清淡、易消化为主。
十堰武当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杨澄宇认为,老年人机体衰退老化,以及一些宿疾损伤,如遇酷暑炎热之气,津液亏损、宿疾复发或中暑,轻则危害健康,重则危及生命。古人说暑伤元气,老年人不可不慎。杨澄宇建议老年人合理饮食,适当运动,保持良好心态,同时注意防暑降温,避免中暑。
关键词:防摔
各种“神器”可挑选配备
年龄大了,最怕摔倒。为了预防老人摔倒,不少市民家里准备了一些“神器”,拐杖、轮椅、防滑拖鞋等自不必说。有些家庭还给老人配备了移动马桶、洗澡椅等。在余敬标老人家的卫生间里,专门配备了带扶手的马桶椅。
城区很多家有老人的家庭,卫生间都安装了安全扶手。为预防老年人滑倒,家中地面应使用防滑材质。要是地面无法更换材质,应做防滑处理,如涂敷防滑液、粘贴防滑贴纸等。厨房、卫生间是老年人跌倒的高发区域,若水或油渍溅到地面上一定要及时擦干,浴室地面或浴缸里应铺设防滑垫。
另外,洗澡椅、床边扶手、起床辅助器等,这些物品网上有售,可以根据老人需求选购。
(十堰晚报 文/记者 罗伟 图/记者 吕世银)
编辑:张红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