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问太和 | 孩子做手术担心留疤?儿童单孔腹腔镜技术开启无痕新“镜”界!

时间:2025-08-15 19:27 来源:十堰广电
  • 微信
  • QQ空间
  • 微博
  • QQ好友

十堰广电讯(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)孩子生病需要手术,家长往往既担心手术创伤大、恢复慢,又害怕留下明显疤痕。如今,儿童单孔腹腔镜技术的成熟应用,为小儿外科手术带来了更微创、更美观的解决方案。那么,这项技术究竟有何神奇之处?8月15日,FM101.9十堰交通音乐广播《健康问太和》节目特邀十堰市太和医院小儿外科主任、副主任医师倪志福,为大家答疑解惑。

IMG_8532

近日,市太和医院接诊8岁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彤彤(化名)。她因突发腹痛、黄疸就诊,检查发现囊肿合并胆管结石和胆管炎,且存在肝右动脉解剖异常——正常应位于胆总管后上方的血管被囊肿推挤至前方,手术极易误伤血管。倪志福团队采用单孔腹腔镜联合荧光显影技术:术中静脉注射显影剂,清晰区分病变组织与扭曲血管; 仅经脐部一个切口完成囊肿切除、胆道重建及取石;在急性炎症导致组织脆弱的条件下,历时3.5小时成功完成手术。术后8天患儿康复出院,术后恢复几乎看不出手术痕迹。

倪志福介绍,单孔腹腔镜技术,又称“单一切口腹腔镜技术”,仅需在肚脐褶皱或自然腔道处开一个不到2厘米的小切口即可完成手术,是传统腹腔镜技术的升级版。相较于传统腹腔镜手术(需3~5个穿刺孔,每个孔创口5mm~12mm),单孔技术切口更少、疤痕更隐蔽,术后恢复几乎看不出手术痕迹,尤其适合疤痕体质或有特殊美观需求的患儿。

然而,单孔腹腔镜技术操作难度高、适应症受限,能熟练掌握并常规开展的医疗机构并不多。太和医院小儿外科经过多年技术积累,早在5年前就已常规开展单孔腹腔镜手术,涵盖阑尾炎、腹股沟疝、鞘膜积液、肠套叠、胆囊炎、隐睾、精索静脉曲张等常见疾病,并逐步应用于肾积水、先天性巨结肠、胆总管囊肿等复杂手术,甚至成功完成新生儿幽门肥厚、环状胰腺、十二指肠闭锁等高难度病例。未来,该院还计划开展先天性食管闭锁、膈疝等专科特色手术。

除美观性外,单孔腹腔镜技术还具有创伤小、疼痛轻、切口感染率低、住院时间短、费用更低等特点,更符合儿童及青少年对微创和美观的需求,体现了“尽可能小的创伤”的现代微创理念。

倪志福提醒,单孔腹腔镜技术虽好,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患儿,需综合考虑年龄、病变复杂程度、医疗团队经验、经济条件及家长需求等因素。随着技术进步,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的应用有望进一步降低操作难度,提升手术精准度。此外,术前需完善检查、调整患儿身体状况,并做好饮食控制、皮肤准备及心理安抚。家长应与医生充分沟通,了解手术方案及可能风险,帮助孩子以良好状态迎接手术。

倪志福表示:“儿童手术不仅要治愈疾病,还需关注其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康。单孔腹腔镜技术的意义在于让孩子‘少受痛苦,少留痕迹’。”他建议,若孩子需手术,家长不必过度焦虑,应调整心态,积极配合医生,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。

IMG_8535


编辑:思渺

标题:
网址:
错误内容:
姓名:
电话:
 
新闻热线:
投稿邮箱:
网络新闻部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