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代人从一汽二汽又到比亚迪 这对抗战老兵有了幸福的“汽车之家”

时间:2025-08-21 09:52 来源:湖北日报
  • 微信
  • QQ空间
  • 微博
  • QQ好友

1755735405846

(点击图片看原文)

采访对象:抗战老兵夫妇王吉清、武向林及4个女儿 

采访地点:湖北省十堰市

9月3日,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,但抗战老兵王吉清没能等到这一天。

8月11日10时56分,这位老人在位于十堰市张湾区的国药东风总医院去世,享年98岁。

19日上午,王吉清的妻子、抗战老兵武向林收到了由东风汽车公司派专人送来的两枚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”纪念章。

武向林说,还有一个月老伴就要过99岁生日了,按照“男做九不做十”的传统习俗,子女们正在筹备“十一”期间给他做一个百岁寿辰,只是这个心愿再也无法实现了。

今年6月,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有幸采访到这对抗战老兵夫妇,记录下这段珍贵的口述历史。

妻子把盐袋缠在腰上绕过封锁线

丈夫端掉日伪军炮楼

“东风汽车今年还不错,前5个月交付的新车超过了90万辆……”

6月12日,在国药东风总医院老年科病房里,95岁的武向林谈起当前的新闻时如数家珍。

病房的桌子上,整齐摆放着《东风汽车报》等报刊。

武向林喜欢读报、养花和旅游,曾是抗日儿童团团长。王吉清曾和队友端掉过日伪军的炮楼,后来又参加解放大西北的战斗和抗美援朝。

王吉清双耳失聪多年,话语不多。但武向林思维清晰,她的讲述把我们带回烽火岁月。

武向林的家乡在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的一个小山村,王吉清的家乡在河南省安阳县。两地分属两个省,其实中间只隔着一条漳河。

6岁那年,武向林的父亲在挖煤时遭遇矿井事故去世。“母亲当时刚好怀着小弟弟,只能挺着大肚子去地主家干活,我就带着4岁的大弟弟,在周边的几个村庄讨饭。”回忆往事,武向林忍不住泪流满面。

“日本人打进村后,我们讨饭的生路也断了。”武向林说,日本兵无恶不作,村里家家户户能逃的逃、能关门的关门。为了让孩子们活命,母亲将武向林送到了河对岸的王吉清家当童养媳。

1942年,八路军来这一带开展工作。武向林因长相似男孩,聪明顽皮,被选中当上抗日儿童团团长。

“鬼子经常晚上摸过来,我们都不敢脱衣睡觉,一有情况,翻个身起来就跑。”武向林说,她的工作主要是放哨和送情报。因为她从小乞讨,胆子比较大,也有跟社会打交道的经验,组织就安排她去敌占区运盐。

“我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,脸上用锅底的黑灰抹得脏兮兮的,把盐装进布袋里面,一圈圈缠在身上,绕过敌人的封锁线把盐带回来。”说起当时的场景,武向林十分自豪。

一段时间后,武向林参加抗日儿童团的消息暴露了。1943年,在汉奸的带领下,日军冲进王吉清家抓捕。武向林侥幸逃走了,但是丈夫和公公却被日本人抓走了。日本人把王吉清抓到几百公里外的石家庄井陉煤矿当苦力。

“鬼子根本不把中国人当人看。”一年后,王吉清和大人们一起偷跑出来。他光着脚跑到石家庄,扒火车回到家时已经骨瘦如柴,在床上躺了整整一个月,才能下床活动。

“日本鬼子坏,烧杀抢掠!”这时,半天没有讲话的王吉清老人突然蹦出一句。武向林说,死里逃生的王吉清毅然加入抗日游击队,担任村里的武委会主任,他打起仗来特别拼命。1944年,因为带队成功端掉日伪军的炮楼,缴获5个地雷,组织上奖励他15斤小米。

1945年8月,日本宣布投降。

“得知消息,大家哭了笑,笑了哭,胜利来得太不容易了。”武向林说。

950b234b-a521-4feb-97f1-9e3b0e5cbfbb.jpg

第二汽车制造厂厂部前的老合影,前排左六是武向林。(受访者供图)

夫妻携手建“东风”

见证小山沟破茧成蝶

在王吉清和武向林珍藏的相册里,有一张王吉清和妻子、父母以及4个孩子在一汽合影的照片。这也是王吉清和父母唯一一张照片。

“打走日本人后,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。”武向林介绍,抗日战争胜利后,晋冀鲁豫边区在山西省长治市召开英模大会,她被评为“斗争英雄”,随后被组织送去培训学习。丈夫王吉清也因为表现突出,被部队选送到学校深造。

完成学业后,武向林回到家乡带着乡亲们搞生产建设、减租减息,后来担任了汤阴县一区区长,成为当时安阳地区第一位女区长。王吉清则随军参加了解放太原的战役,随后又转战大西北。抗美援朝战争时,他又随部队入朝参战。

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化汽车制造厂。1954年,王吉清转业来到一汽,武向林追随丈夫的脚步前往长春,调入一汽工作。这对经历重重磨难的夫妻,终于迎来了团圆的幸福时光。他们满怀激情地参与一汽建设,还先后生下4个可爱的女儿。

1970年,响应国家支援二汽建设的号召,两位老人又带着孩子们来到了当时还是山沟沟的湖北十堰。

“来的时候我们也没想到,这里连住的地方都没有,一家人就住在芦席棚里面,床连锅,锅连床。”提起初到二汽的往事,武向林记忆犹新。但她和丈夫都不后悔,他们说,党员就要听党的话,就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。

3cfb5945-5479-4377-882b-1390039d8882.jpg

6月12日,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为王吉清、武向林夫妇及4个女儿拍摄的合影。

为女儿、为孙辈投身汽车产业而高兴

在大女儿王辉的眼里,父母是她们的榜样。“上班不能迟到,不能早退。”“爱别人,爱自己。”至今,姊妹们仍能准确说出上班第一天,父母对她们说的这些话。

王辉和妹妹们都是二汽人,分别在东风紧固件公司、铁路处、车厢厂及东风商贸公司等处从事一线生产。姐妹里有开大客车的,有开天车(桥式起重机)的。

如今,家中第三代人里跟汽车行业相关的,还有王辉的儿子。他大学毕业以后在深圳上班,所在企业负责给比亚迪做自动化配套。

老夫妻爱好旅游。“生活幸福了,就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。”武向林介绍,身体允许的那些年,他们每年都要出去旅游,先后到过全国20多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,还到过欧洲、韩国、东南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,每到一个国家,都很留意“别人家的”汽车。

“年幼时,我们夫妻俩没上过学,都不认识字,全靠党校学习,是党培养了我们。”武向林说,她养成了坚持看报的习惯。

“我喜欢看报纸,订了很多报纸,订你们《湖北日报》好多年了,是你们的忠实读者。”武向林说,他们从解放前不知能否活到明天的苦难,到现在儿孙满堂的幸福,每天都很知足、感恩,“腿脚不好跑不动了,读读报纸了解一下外面的变化,心里也非常高兴。”

“这段时间,东风公司的好消息不少,东风汽车博物馆建成了,商用车和新能源车卖得也不错。”虽然已经离休多年,但武向林始终关注着东风公司的发展动态,也为孙辈投身汽车产业而高兴。

(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汉泽 余宽宏 通讯员 朱江 王明涛

编辑:万林

标题:
网址:
错误内容:
姓名:
电话:
 
新闻热线:
投稿邮箱:
网络新闻部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