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企业减负!荆州这波操作圈粉~

时间:2025-08-21 13:02 来源:荆州发布
  • 微信
  • QQ空间
  • 微博
  • QQ好友

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。在荆州,一场以整治“两违四乱”(违规异地执法、趋利性执法及乱收费、乱罚款、乱检查、乱查封)为核心的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正如春风化雨,为市场主体注入发展信心。

今年以来,我市将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作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、整治形式主义的重点,创新执法方式、优化监管机制,有效破解曾经困扰企业的“检查多、罚款重、标准乱”等问题,让企业真切感受到法治的温度与力量。

破局——从“三天一查”到无事不扰

翻开我市某重点化工企业的迎检记录本,两组数据的对比格外醒目:

作为涉及水、气、土壤等多领域污染防治的重点监管单位,且因毗邻居民区而信访投诉频发,该企业2023年上半年共接受省市县生态环境行政检查54次,平均每3天就要迎接一次检查;而到2025年上半年,检查次数已大幅降至22次,同比下降59%。

“检查频次明显减少,让我们能够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环保治理和生产经营上!”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这番话,道出了实实在在的变化。

这一显著变化源于市生态环境局经开区分局的整改举措——通过推行“执法检查年度计划”和“双随机一公开”机制, 截至目前,全市生态环境领域涉企检查频次同比下降41%,企业迎检负担大幅减轻。

602

2025年,我市进一步强化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,依托“互联网+监管”平台,推动生态环境、市场监管、应急管理等部门数据共享、联合执法。全市各级各部门全面运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开展双随机抽查。数据显示,今年以来,全市共发起部门检查任务356个,部门联合任务353个。部门联合检查任务占比达到99.16%。检查企业2369家,较去年同期检查3502家企业数减少32.3%,真正实现“进一次门、查多项事”。

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我市已将“无计划不检查”原则纳入行政执法监督重点,严禁多头执法、重复检查,让企业能够安心经营、专注发展。

转变——从“一罚了之”到“全程服务”

荆州某制造企业负责人指着办公桌上的一份《行政处罚后续指导清单》深有感触:“以前只会收到冷冰冰的罚单,现在执法人员会开展‘康复式’回访,主动上门指导整改,针对性提供合规建议,这样的执法我们心服口服。”这份由市应急管理局推出的清单,详细列出了整改标准和注意事项,被企业亲切地称为“暖心指南”。

这样的转变并非个案,而是荆州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带来的整体性改变。

601

荆州市某物流企业的经历,正是此次专项行动的生动写照。该公司因使用无《道路运输证》的车辆从事经营活动被罚款1000元,而这一处罚未按《湖北省交通运输领域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免罚免强制清单(第一批)》要求执行。专项行动中,这一问题被列为重点督办整改事项,市交通运输局举一反三,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技能培训,在今后类似案件查处中积极运用说服教育、劝导示范、警示告诫、指导约谈等柔性执法方法指导企业完成整改,兼顾执法的力度和温度。

“这次整改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。”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负责人表示,过去更多考虑的是严格执法,现在更注重执法效果和社会效益的统一。对于首次轻微违法的企业,教育引导比简单处罚更能促进企业规范经营。

长效——从“突击整治”到“制度护航”

针对企业长期反映的“以罚代管”“同案不同罚”等问题,市司法局重点强调三项涉企行政执法工作机制:全面推行“说理式执法”,要求每份处罚决定书必须详细列明违法事实、裁量依据和整改建议;严格落实“首违不罚”制度,对首次轻微违法行为适用免罚清单,今年以来已办理免罚案件217件;建立健全“案件评查”机制,定期组织专家对执法案卷进行交叉评审,确保执法标准统一。今年案卷评查时,发现市文旅局在处理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网吧营业场所案件中,曾因三个同类型案件量罚幅度差异较大被督办整改,如今通过成立案件评审专班,对所有执法案件的合法性和规范性进行严格审核,有效避免了“同案不同罚”现象。

“整治违规执法,必须动真碰硬!”市司法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科负责人介绍,专项行动开展以来,通过社会公开征集、单位自查、案卷评查、诉讼复议案件筛查等多渠道,累计梳理涉企行政执法问题线索634件,其中市直单位自查发现问题121件,县市区自查发现问题513件;目前已整改完成539件,整改率达85.02%。为构建长效机制,工作专班实行“一套人马”承接“多个专班”工作模式。全市建立了市、县联动监督网,统一发布专项行动公告,24小时受理企业投诉;实行“整改销号”制度,建立精准分类整改台账,确保问题不解决不放过;将执法回访和企业满意度纳入考核体系,倒逼执法规范化水平提升。

数据显示,随着专项行动的深入推进,荆州市规范各类涉企行政执法制度214件。2024年1-7月全市涉企行政复议案件数为79件,2025年为32件,同比数量减少59.49%,这些数字的背后,是执法理念的深刻转变:从“三天一查”到“无事不扰”,从“一罚了之”到“全程服务”,从“突击整治”到“长效常治”。

当前

专项行动已进入指导调研和总结提升阶段

市司法局工作专班将选取

重点地区、领域和问题进行抽查督导

狠抓执法问题纠治

推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

确保整治有长效、不反弹

让每一家企业都能在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中

安心经营、茁壮成长

(记者 佘海艳 通讯员 周文

编辑:万林

标题:
网址:
错误内容:
姓名:
电话:
 
新闻热线:
投稿邮箱:
网络新闻部: